最近看統計局發布的10月房價數據,相比9月有些城市又漲了點,那么什么原因呢,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, 1:房價是沒法預測的 從全國看,實際分化非常明顯。一個字漲或者跌,也不代表全國。既無法確定地產的宏觀調控政策,也無法控制市場的資產價格趨勢,兩不靠譜,預測有何意義? 但可以預期的是,房價短期看金融資金價格,中期看土地供需,長期看人口變化。 2:盡量別吃免費的包子。 比如保障房之類的,其實現在看,這么多年,等待保障房的人基本都虧了,其實算算即使10年前買了經濟適用房,5年前買了自住房,從投資角度看,并沒有比商品房賺的更多。當然前提是有一定的首付能力。 3:房地產是市場經濟也是計劃經濟,但是歸根到底他是信心經濟。 房價不會一直漲,但趨勢看,對于普通人來說,能抵御通貨膨脹的其實也只有買房。 能跑贏通貨膨脹的現在看,只有茅臺和房產,簡稱茅房時代。 4:買房就是買教育資源,從孟母三遷到新時代全球都通用。 不知道買什么房子的時候就找能上區域內最好學校的房產。包括選擇城市,盡量選擇你想買的城市教育資源最集中的區域。 5:資金越來越緊張,這種情況下,一些突然變大的房企的項目千萬謹慎。 房地產企業生命線是融資,對于這些企業來說,現在只有編造自己銷售數據,才能獲得金融機構資金。特別是資金鏈緊張的企業,2017年銷售比2016年突然排名10名20名,大幅度上漲的企業,盡量不要買他們的房子。 6:在別人瘋狂的時候你要謹慎,在別人謹慎的時候你可以瘋狂點。 7:房地產歸根結底已經是金融屬性,所以普通人買房就別看政策了,看看銀行發行的理財的收益率變化比你看政策有用的多。(1-2個月周期) 8:買房別扎堆,普通人買房一定要考慮逃生指數,看著漲的多,賣不掉有什么用?所以對于普通人來說,買房首選是有學區有地鐵的住宅,然后是城區住宅、公寓,最次才是郊區。 9:未來城市級別這個概念失效了,一二線和三四線的劃分意義不大,反而是城市圈、城市群會成為房地產投資的熱點。 10:別因為單價10萬就嫌貴,別因為單價1萬就瘋買。即使總價一樣好,城區的小房子遠比郊區的大房子保值。 11:房地產稅是多項稅種,大部分人關心的是其中的房產稅,持有稅制的改革不是一年兩年可以出的。 12:珍惜自己的第一次,首套房首套房信貸資格,不要隨隨便便用掉,未來這可能是普通人最大的本錢。 13:中國房地產還遠遠沒有到崩潰的時候,因為城鎮化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,兩者之間存在著16.2個百分點的差距。這其中,除部分城市落戶難外,大部分都是買不起房的打工族,需求基礎依然存在。 14:對于房企來說,過去2年搶了地王的,肯定是要付出站崗幾年的代價的,歷史上,2011年后的地王,爽快的不多。所以2016年搶了地王較多企業的項目最好別買。難免偷工減料。(和.訊.網)
中財網
皖公網安備 34088102000544號